政务公开 > 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> 重大民生信息

中高考在即 考生家长需要做些啥?

2023-06-05 09:53 来源: 掌上巴中
   中高考临近,如何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备考环境、如何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时间、如何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成为每个家长关心的话题。近日,本报记者采访我市多位一线中学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,就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    家长心态:主动调适 有效沟通
    巴中中学心理辅导老师熊玲娇说,面对中高考,很多家长自己的心态也会出现一定波动,而这个时候家长的心态往往影响孩子。家长急躁、不安、紧张,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和焦虑。因此,家长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,用自己的好心态影响、带动孩子。在情绪低落或冲动的时候,学会冷静一下,或找人倾述,或积极参与运动。学会释放压力,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再和孩子沟通,不将自身的焦虑、恐慌等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。
    好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安心。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和睦温馨、活泼友爱的氛围,能帮助孩子专心地投入学习。家长与孩子交流时,尽量不要主动谈论学习、中高考等,更不要唠叨、指责孩子,这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反感。家长要多听听孩子说话,在孩子说话过程中不打断,也不评判,让孩子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。家长应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,把担忧存在心底,把笑容挂在脸上,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心态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。如果孩子因为模拟考成绩不理想或者学习状态不佳而产生烦恼,家长要及时鼓励、肯定孩子,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,无论孩子在哪方面取得进步都要及时肯定,让他们重拾自信心。
    学习的状态和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,指望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在考前有大幅提高是不现实的。中高考前,考生家长要对孩子充满信心,相信孩子能取得理想成绩,并将满怀信心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。尤其在成绩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,孩子的情绪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,这时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鼓励。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,适当给予鼓励,让孩子更有底气和信心去迎接高考。
    面对孩子:正向暗示 充分支持
    多位初三、高三老师表示,中高考前,家长应适当降低高考期望值,不要再给孩子制订考试分数指标,不要给孩子规定必须考上的院校目标,不要过多谈论考试结果,而要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。中高考考场上,轻装上阵、正常发挥就是成功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,家长不要在高考期间打听孩子的考试情况,提醒孩子考完就“放下”,全力以赴准备后面的考试科目。
    考前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要紧张,会经常跟孩子说:“你千万不要紧张”“你一定不能再粗心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”。如果孩子感到担心,就跟孩子说“不要担心”。如果孩子感到害怕,就跟孩子说“不要害怕”。其实,“紧张”“粗心”“担心”“害怕”这样的消极词汇,容易给孩子带来消极暗示。家长应该多使用正向的表达,比如“放轻松”“细心一些”“淡定”“勇敢点”,这样才能在潜意识层面为孩子积极赋能。
    当孩子表现出焦虑、烦躁的情绪时,说明孩子可能遇到了某些困扰,需要情绪上的安抚和情感上的支持。充分的情感回应,胜过千千万万个道理。家长可以选择用言语上的安抚,耐心询问孩子的感受,如“你怎么了?需要我怎么帮助你?”还可以选择身体上的安抚,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,拥抱他,或握着双手,或轻拍肩膀和后背,用无言的方式来展现你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,让孩子知道他的心情被看见、被关注并且被理解。
    备考注意:劳逸结合 关心陪伴
    据多位初中、高中毕业班教师介绍,考前劳逸结合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劳逸结合,学习不仅仅是看书,休息也不仅仅是睡觉,可提醒孩子不要学习得太晚,偶尔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等,或在学习之余出去走走或做做伸展运动等,都能让大脑神经得到适当的放松。
    孩子是敏感的,当发现备考成了全家生活的重心,家中事务都围绕着自己运转,这种“被关照”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。所以,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度,尽量维持生活原状,在孩子没有提出特殊要求时,家长无须刻意改变全家原本正常的生活状态,静心陪伴在孩子身边即可。
    考前饮食:不宜大调整 不暴饮暴食
    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班主任余东说,建议考生及安排考生饮食的家长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,考前不宜做太大的调整。特别是以前没吃过的食物、补品,考前几天尽量不要去尝试,容易造成肠胃压力,影响考试时的状态。饮食中保持一定量的肉类、蛋类、乳制品和豆制品,营养均衡即可。
    如果考前没有食欲,可能是压力大、上火造成的,饮食要以清淡为主,可以喝一些酸梅汤、柠檬茶、凉茶等饮品,也可以吃一些甜品、水果,缓解消极紧张情绪,激发味蕾提振精神。千万不要暴饮暴食。如果学习到深夜,肚子不饿的话没必要加餐,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。
    考试前三天:保持平常节奏
    巴中中学、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、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等的多位毕业班教师称,考前三天,家长要保持外松内紧。
    作息安排——保持平时的节律。有的家长说,明天就是中、高考了,今天放松放松吧,出去玩一玩,游泳、打篮球,越痛快越好,玩累了晚上睡得香。其实,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观点。完全放松,等于把孩子从备战状态拉到另一种状态了。尽管只是一两天的工夫,等到孩子再上考场时,往往会感到很疏远,有陌生感。别人已经开始答题了,他还要花一些时间来找回感觉,显然将自己置于不利地位。建议考前一天的作息时间要和原来基本保持一致,学习、吃饭、睡觉、休息的规律都不要改变。让孩子保持固定的生理和心理节律,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。
    学习安排——保持做题的状态。考试前的最后三天,尤其请家长提醒孩子不要再做新试卷、学新内容。因为考试题中基础题和中等题占80%以上,而且复习基础知识能增强孩子信心、稳定孩子情绪。考前几天每天可以适当做点试题,不做新试题,最好是做模拟试卷,练练手、找找感觉,这样真正考试时,就能马上进入“考试状态”。
    饮食安排——均衡、适宜和卫生。考生考前饮食不要因考试临近而刻意改变,要营养均衡,保证主食的摄入量,忌油腻饮食,多喝水,不能以喝饮料代替喝水,可配合适当低强度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。如果有需要,考生考前可以适当喝一些淡茶及淡咖啡,但在考试期间一定不要喝咖啡,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,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。
    考前检查——细心。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,考前,对孩子的考试用品,如准考证、身份证、口罩、智能手机等要仔细检查,对考场的路线、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。考试期间要注意交通、食品安全及天气变化等,赴考途中要搭乘车况良好的车辆,关注孩子考试后心理情绪变化。
    考后注意:鼓励与拥抱
    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有些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,有的考生可能会出现焦虑、自责等消极心理。家长要及时关注并进行疏导,不要吝啬鼓励与拥抱,真诚地交流或者一个拥抱来对孩子的努力进行肯定。
    家长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和孩子进行交流,恰当谈论成绩与计划。不要指责抱怨,多倾听孩子的想法,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高考成绩,积极总结考试经验并一起聊聊对未来的规划。(记者 罗黎明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