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市四届政协一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答复的函

发布日期:2017-09-11 11:07 【字体:  

陈琰委员:

您提出的《关于规范整治巴城老城区露天烧烤摊点的建议》(第101号提案)收悉,现答复如下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据统计,巴城现有各类夜市经营摊点1500余家(不含季节性夜市),多数经营业主为进城务工人员、零就业家庭,街面秩序规范管理与就业矛盾异常突出。夜市、散摊从一个层面看是城市乱象,从另一个层面看是社会消费需求,也是部分市民就业的需求。

二、夜市经营摊点占道经营整治采取的主要措施

(一)坚持以人为本。根据巴城业态规划,在后河桥、柳津桥、半山逸城建设临时夜市经营摊区,在回风派出所巷内、东岳庙巷内、桂花街、回风文茂中学巷内、六中对面巷内、东门市场南出口、钟鼓楼步行街侧巷等街道设置散摊经营点(区),引导业主合法经营,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,落实惠民和便民政策。

(二)坚持源头治理。综合考虑城市秩序综合管理和群众生活需要,合理安排各类临时经营摊点的空间布局,引导夜市经营摊点“三转移”,即向夜间大排档转移、向城郊结合部转移、向宾馆饭店转移。在东城火焰山、东华宾馆,西城小城故事、孙胖子大排档、好吃客、鸭脑壳飞,江北999大排档、666大排档、筷乐老家、宕梁财富广场规划建设室内夜市经营点,引导规划建设半山逸城音乐啤酒广场、王府景美食广场等室外夜市经营摊区,切实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,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,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。

(三)坚持协调创新。深入推进综合执法队伍体制机制建设,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,强化部门联动配合。以网格化管理、社会化服务为方向,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,充分发挥“12319”城管服务热线、城管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,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、人民生活质量、城市竞争力。

三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
下一步,我局将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《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和市委、市政府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,提炼“721”城管工作法,即让70%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,20%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,10%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。一是引入市场机制,发挥市场作用,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,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,将城市管理服务在江南片区全面推开。二是推进网格管理。积极推行“1+2+N”综合执法制度,建立市、区、街道、社区管理网络,科学划分网格单元,将城市管理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,明确网格管理对象、管理标准和责任人,实施常态化、精细化、制度化管理。三是发挥社区作用。推动制定社区居民公约,促进夜市摊点经营业主自治管理,通过建立城管综合信息平台、印制城管服务手册、设置城管服务岗亭等方式,提供惠民便民公共服务。四是推动联合执法。根据《四川省食品小作坊、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》,积极协调食药等部门,加大城区食品摊贩的执法监管力度,全面排查清理城区小吃、卤菜、夜啤酒、串串、烧烤等食品摊贩,对食品摊贩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,并对外公布。五是积极协调食药、工商、辖区办事处等部门,建立并公开城区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,记录登记信息、日常监督检查结果、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。将食品摊贩存在严重违法行为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,列入不良信用名录。

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和关心,欢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。

此函。

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

2017年6月30日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